【五年亮点工作巡礼之八】驻省民政厅纪检监察组:撬掉“绊脚石” 保护“大民生”

部门:     时间:2021-11-18     点击数:


来源:江西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1-11-17

  “石门村许某一家5口,儿子儿媳残疾无劳动能力,两个孙女残疾无法行走,但目前仅许某和儿子纳入低保,请尽快按政策为其他家庭成员办理低保。”今年8月,驻省民政厅纪检监察组会同驻在部门开展全省社会救助工作暗访督查时,发现有的地方存在“漏保”现象。该纪检监察组第一时间向驻在部门反馈要求整改,并作为典型问题在全省通报,督促各地举一反三、系统完善。

  近年来,在省纪委省监委的领导下,驻省民政厅纪检监察组聚焦妨碍民生政策落实的“绊脚石”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问题开展监督,找准着力点,撬动“大治理”、保护“大民生”。

让救助更精准

  社会救助是民生保障的“后墙”。为确保“后墙”不倒,实现应救尽救、应保尽保,驻省民政厅纪检监察组采取定期暗访督查、开展专项整治、进行联合通报等举措,坚决纠治救助政策落实不精准、不到位等问题,确保国家兜底保障政策畅达群众、惠及群众。

  2018年以来,该组会同省民政厅连续3年集中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联合通报,并建立问题整改台账,跟踪监督整改。“在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推动下,问题整改的力度和时效性比以前强多了。”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局有关负责同志向纪检监察组反馈,许某儿媳、孙女已按政策纳入低保,全家得到有效救助。

  通过定期抽查全省社会救助热线接听办理情况,驻省民政厅纪检监察组发现,社会救助必须化被动为主动,加强动态监测与精准识别,让数据多走路,让群众少跑腿。为此,该组向驻在单位建议加快推动救助信息化建设。目前,省民政厅以社会救助信息系统为基础,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全省357万低收入人口纳入了动态监测范围。同时,在“赣服通”平台上线社会救助申请功能,救助申请实现“网上办”“一次办”。

  在疫情、汛情期间,驻省民政厅纪检监察组密切关注各地动态,通过约谈提醒、工作提示等形式,及时督促驻在部门对因疫因灾困难群众进行临时救助,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救助及时”。

“一个不能少”

  残疾人救助,是民政兜底保障重要职责之一。2020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我省“有的地方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不及时”。驻省民政厅纪检监察组闻过而动、及时跟进监督。

  “不能让党的好政策在‘最后一公里’掉链子”,该组主要负责人强调。一方面,坚持“靶向”治疗,该组监督推动省民政厅压实整改政治责任,主动认领问题,实行销号管理。另一方面,坚持系统观念,采取实地摸排检查和信息系统比对等方式,该组对全省残疾人“两项补贴”落实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督导,力求达到举一反三、系统整改的效果。

  针对检查中发现一些地方按月发放规定执行不到位、职能部门协同不密切等问题,纪检监察组联合省民政厅、省残联下发通知,推动各地民政部门和残联建立健全定期复核、动态跟踪、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实现全省残疾人救助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经排查,当年全省新增符合补助条件残疾人士3.2万人。

  该组强化各类监督贯通,及时梳理审计、巡视反馈的问题,跟进监督问题整改,督促驻在部门认真兑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看紧群众的“养老钱”

  “新华同志,希望你认真梳理研判打着养老旗号非法集资案的主要形式和特点,有针对性加强风险排查和预防宣传”。今年4月,驻省民政厅纪检监察组再次约谈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就推动民政部门加强养老领域风险防控发出提醒。

  养老服务关系千家万户,群众高度关注,是该组跟进监督的重点。针对近年来全国养老领域非法集资案件频发情况,该组保持高度警觉性,及时约谈有关同志,要求“一面排查打击、一面宣传教育”,疏堵结合开展专项整治,看紧群众的“养老钱”。

  约谈后,驻在部门迅速行动,在全省开展养老领域非法集资风险防范工作,指导各地深入养老服务机构、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进行细致摸排,持续做好防范非法集资的宣传,并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养老机构预付费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

  此外,针对养老基础设施领域资金集中、投资大的实际,该组会同驻在部门深入各地开展实地调研,督促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及时防纠“贪大求洋、床位闲置多”等倾向问题,促进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驻省民政厅纪检监察组供稿)

Copyright © 2004-2018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中心》版权所有    

纪委监督本部校区 电话:0791-85274251 邮箱:782741822@qq.com 纪委监督共青校区  电话:0792-3561199 邮箱:19970216343@163.com